PG电子·(中国)人生就是博

基层治理心力量 “福城模式”获国优殊荣

2024-12-10

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名单发布,福城街道一项获优秀典型,三项获评“入围”

2024年12月10日  宝安日报  版次:C04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李雷新/文 记者 陈建华/图  

福城街道“心访”团队到学校开展舒心解压活动。

福城街道“心访”团队到企业园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福城街道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

  12月初,第十三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京举办,同时发布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优秀和入围案例名单。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份名单上,来自深圳龙华的福城街道出现了四次。其中,《用心聆听,用爱交流——福城街道“福城模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荣获“优秀”典型,《福城街道首创“定格+心理+调解”机制》《福城街道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平安建筑工地“福城样本”》《认知行为疗法在残疾人个案服务中的运用》评为“入围”案例。

  据介绍,这些入选的“优秀”案例和“入围”案例都是“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用心聆听,用爱交流——福城街道“福城模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荣获“国字号”殊荣,既是对福城街道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上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深耕“心治”模式、织密生命防护网的肯定与赞誉。

  以问题为导向整合资源,创新构建立体心理防护体系

  福城位于深圳龙华西北部,是深圳的“工业重镇”和“数字新城”,辖区常住人口超40余万,流动性大,且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人员构成复杂,利益诉求多元。这导致基层治理任务繁重,需要处理种类多、范围广、处置难度大的矛盾纠纷。

  如何化解?福城以社会心态为突破口,紧密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创新性地构建“福城模式”立体心理防护体系。这一体系以“心治”为核心,通过整合心理服务资源、完善心理服务机制、提升心理服务能力,为居民编织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防护网。从青工关爱到家庭和谐,从弱势群体帮扶到信访矛盾化解,福城以问题为导向,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缓解社会矛盾,提升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福城将“心治”理念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之中,致力于打造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的“1+10+N”立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通过制定心理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规范,明确阵地建设、功能划分、设施配置等管理标准,线下建设温馨舒适的“心访之家”心理服务场所,线上则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服务模式;组建一支由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党员干部和社会力量组成的心理志愿服务队伍,定期深入社区、小区(园区),为居民提供贴心、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如今,在福城,一个个因“心治”带来的转变已悄然发生。

  实践过程中,福城还特别发挥社区网格员分布广、消息灵、情况明的优势,在社区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对发现有情绪异常的,及时报告预约“心治·安心驿站”的心访老师开展心理辅导;运用大数据思维,打造“福城心访之家”数“疗”平台,嵌入心理咨询预约、心理测评等智能服务,并依托深平安系统、龙华生命关爱中心等数字治理平台及时调拨4121件居民心理健康咨询、求助案件,高效实现“点对点”服务

  不久前,市民李先生与女儿阳阳因亲子沟通问题陷入困境,章阁社区网格员黄炜得知后,把父女俩引导到章阁社区的“心治·安心驿站”。在这里,心访老师用叙事疗法、认知疗法等专业技能,帮助父女二人重新审视问题,找到沟通的桥梁。阳阳在咨询后表示,愿意尝试调整自己的行为状态。这是“心治”实践成功的生动写照。

  独特“三段式”心理危机精准化解疏导,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在疏导服务方面,福城创新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三段式心理危机干预模式,通过定制化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形成居民心理健康预警曲线图,及时为居民提供精准化“一对一”心理健康科普服务和危机干预。这一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心理危机诱发的信访案件和不良事件,为居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更好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心”能量,在挽救生命、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起到重要作用。

  “谢谢心访老师,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也交到了知心朋友!”不久前,福城街道“心访”机制再次解救一名对生活丧失信心的青工。大水坑社区网格员在开展日常走访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这名青工的异常情况,并立即上报;随后心访小组迅速介入,通过心理危机干预,耐心安抚其情绪。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方法帮助其认识到自身不合理认知,并联系其家人给予支持。经过多方努力,青工情绪逐渐稳定,放弃轻生念头,并对心访小组的及时救助表示感激。

  据统计,2022年至今,福城街道已累计开展各类心理健康科普宣教活动数百场次,心理筛查数十万人次,成功干预并化解涉轻生敏感案件;轻生案件年均降幅近10%,社会治安总警情也实现六年连降;是全区唯一获评2023年省级信访工作示范街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福城街道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持续努力和不懈探索。

  未来,福城将继续坚持“心治”理念,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心治”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共绘和谐、美好的“新福城”。

  ■相关链接

  3个“入围”案例

  1、定格化管理服务创新

  多元纠纷化解,推动各类基层人员下沉入格收集民意、化解矛盾,创新搭建“格”内流动调解屋,推出“定格管理+心理服务+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格”里。

  心理服务助力,充分发挥心理服务缓和矛盾、平和心态等作用,将心理服务融入纠纷处置,避免心理危机诱发不良案事件,筑牢心理“防护墙”。

  探索特色服务,联合法院开展“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衔接”当事人“足不出户”参与诉讼调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造网络“云平台”,实现立案诉讼智能化。

  2、群众诉求服务优化

  深化协同联动,加强街道、公安、网格、社区、工程项目部联动,创新实施“建筑工地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工地—社区—街道”三级吸附矛盾纠纷机制,打好“打防管控宣”组合拳。

  加强普法教育,要求明确签订劳动合同,加强劳动保障、安全普法教育,多措并举压实工程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其监管约束力,建立工程项目纠纷正反面清单。

  加强数字赋能,依托“民意速办”平台智能化预警,在辖区运用数字设备全方位布控,利用“深平安”平台对社区已归类的重点区域视频点位实现“一键轮巡”,推动“数字社区工作台”为基层工作减负增效提质,丰富社会治理手段,矛盾纠纷显著下行。

  3、残疾人服务深化

  心理情绪辅导,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专业关系,多维度分析事件,运用认知行为治疗专业技巧帮助其重塑认知、改变情绪和行为,缓解负面情绪,帮助挖掘自身优势,鼓励保持积极正向的情绪和生活态度。

  就业帮扶服务,鼓励服务对象自我学习,帮助提升就业技能,福城街道社工站作为“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建设点之一,福城链接9家企业提供残疾人就业工作岗位109个,链接就业资源,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开展普法教育,为残疾人开展法治宣传服务,让残疾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遇到的矛盾纠纷,增强法治意识,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及家庭安全。

(责任编辑 黄燕如)


友情链接: